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两百零二节、礼轻情意重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又到了每个月都有的大朝会,姜大人不出群臣意料的又被叫到御书房问对,除了汇报最近的造舰计划以及海军发展目标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张韬商谈北伐的后勤问题。这件事姜田是个绝对的外行人,别看他在内部课程中开设了动员学,但是那种囫囵吞枣的东西也就算得上是启蒙,真要展开了讲绝对不是姜田这种伪军迷所能通晓的。但是他有个优势被张韬所看重,那就是掌握着这个时代并不具备的物资储藏技术。

    “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,铁皮罐头的制作成本过高,无法作为大军的常规补给。而陶制罐头的重量与坚固程度也限制了它的使用,除非是类似于番茄酱之类的维生素补充品,否则一般的骑兵携带并不方便,反倒是脱水蔬菜与压缩饼干堪称绝配1姜田看着手中的从军队各部门反馈上来的报告说道:“另外我建议加大土豆的收储工作,这玩意无论是营养、口感还是储运、充饥的能力,堪称是居家旅行、杀人越货的必备良品。”

    张韬点点头,深有同感的说道:“想当年我在打游击的时候,一般都是在战斗间隙啃一块烤山芋或是蒸土豆,这就算是战斗时的营养加餐了可惜现在只有皇庄的农户种植土豆,推广工作还要加快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已经很快了1姜田从一堆报表中翻出一张纸:“京城周边的民田因为皇庄的带动作用,玉米、红薯、土豆的种植面积已经相当广泛,但是南方的百姓还并不理解这些作物的真正价值,只是在看到了军队大力收购,这才出于经济目的种植,想要让普天下的农民接受新作物,还需要一段时间,毕竟长江以南的地区还是以稻米为主,产量也比北方要高。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从夏朝开始延续至今的农业文明,虽然商朝立国是以工商为主,但毕竟从周朝以后中华文明就再也和农业分不开关系。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傲视全球领先两千年,也是和重农主义分密不可分的,但凡农业技术出现革命性的提升,或是农业生产制度发生重大改革,都能带动一个朝代走向辉煌,任何一个地区的农业一旦发展起来,都会迅速的在几百年内从落后的蛮夷之地变成天府之国,四川如此江南亦如此。而即便是文明的发源地,一旦农业生产受到影响,则会迅速的退化成老少边穷,比如陕西的黄土高原。

    也难怪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能延续百年以上的朝代,都无不重视农业的发展。满清能在关内站住脚,除了血腥屠杀反抗者之外,最重要的也是在明末这些海外经济作物传入之后,到了一个开花结果的集中爆发的时期。从这一点看明朝也堪称是倒霉到家了。不过正因为明末三农问题没解决好,所以它的衰亡也算是咎由自龋

    三农问题基本上就是中原王朝一个永远无法摘掉的魔咒,即便是完成了工业化改造,费除掉农业税的21世纪,三农依然是国家政府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,谁让农民的人数多,而且还都是小资产阶级呢。中国的经济基础就建立在这个占总人口六成,却拥有大量土地的农民手中,别看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,真论起资产与创造的价值,比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口要多得多。哪怕是08年的金融危机,帮助第二产业度过第一次大冲击的也是这帮平时被人瞧不起的农民,一个家电下乡政策挽救了多少产业工人的饭碗,又压制了多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,这一点没人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。

    每当提起这段历史,张韬作为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持者,都会无限的感叹。从他的经历中可以很自然的总结出这个结论,中国之所以能迅速的建立起完整的工业,完全是靠农业做支撑抵消掉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,这才磕磕绊绊的迎来了改革开放,所以在这个时空,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八成以上的情况下,张韬怎敢一味地推广工业化而不关注农村。也只有当农业能产出足够多的剩余物资时,才可能会让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,工业化也才会逐步成型。历史上欧美靠贩卖黑人来充当农奴完成了工业化转型,现在姜田则将眼光放在了日本身上,这帮吃苦耐劳的小矮子的确很适合变成农庄里的契约奴。

    “从你的数据上看”张韬看着姜田搞的工作销项表:“似乎在今年冬天就能完成第一次战役的物资积累,并且足够先遣部队建立前进据点支撑到来年开春1

    姜田瞥了一眼张韬,没看出对方有什么喜形于色的样子:“是的,前提是出兵总规模不能超过10万!否则后勤压力骤增,且冬季不确定因素过多,但是咱辛苦,草原上的更苦!我还是建议稳扎稳打递次推进,直到靠国力将草原上所有的反抗势力彻底挤压致死,不要搞朱棣那种千里奔袭直捣黄龙的战法。明朝因为后勤及国力的原因无法支撑几十万大军常年征战,搞闪电战虽然见效快但是后遗症也不少,大军前脚撤退人家降而复叛的事情上演了几千年,该是结束的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张韬盯着书房里悬挂的地图久久沉吟不语,他的眼光停在长城一线,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作为前进基地补给中心的地方了,万里长城一直以来都被世人看成是防御设施,其实在雄才大略的君王眼中,这里应该是进攻的桥头堡才对。

    姜田顺着他的眼光看去,知道对方的盘算,所以探寻着问到:“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您还有印象吗?”

    张韬还是没出声,但是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如果说共和国的三大对外战争中,抗美援朝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兵团阵地战,和这一世的复国之战很像。那么对印自卫反击战就是出奇制胜的步兵版闪击战,作战思想契合了历史上的朱棣扫北。而对越自卫反击战则堪称国力碾压战的经典,流尽敌人最后一滴鲜血的说法不再是一句口号!这也是姜田极力推荐的北伐战术,也许耗费的时间比较长,但最终效果却绝对完美,几十年后草原上将只剩下彻底归顺的牧民,这些幸存者还会口口相传当初招惹中原的愚蠢。就像汉末的南匈奴都自认为是汉家传人。

    知道姜田所思所想的张韬不得不在心中思索,这家伙平时不显山不漏水,战略规划上的毒辣之处简直堪比那些搞了一辈子政治的老油条,难道说这也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学会的?但是不得不说这条计策的狠毒之处就在于一开始并不显露出其威力,等敌人甚至是朝堂上的反对派发觉其根本目的时,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不可逆转。这个政策一旦执行下去,首先被坑的并不是草原上游荡的鞑子,而是那些靠垄断粮食产销而控制国家的士绅!军队拿着大笔的现金征粮,那些有着地主、官员背景的粮行就会因为无法正面对抗,而逐渐边缘化,自己就可趁机完成粮食统购统销!

    在国战的大义名分下那些家伙除了反对战争规模之外,无法从任何一个角度阻止国家接管粮食收购。而姜田的规划中战争规模却并不庞大,只是每年在边境上不停的袭扰敌对部落,确定周边安全或无人反抗之后战线前移,再建设一串军事堡垒重复前边的故事,这种层层推进缓慢挤压的做法控制着战争节奏不说,还使得缺乏攻坚能力的草原骑兵机动范围逐步缩小,直至彻底被消灭,至于对方会不会逃进西伯利亚,姜田表示只要不推进到北极圈,这个战略就不会停止!

    粮价稳定之后农民的收入就稳定了,新作物的推广也可解放人力进入工商业,而后带动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,工业制成品因为附加值高又可以拿来和周边国家进行贸易,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